Tuesday, February 4, 2014

德国之声 | “能源供给是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中国空气质量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而现在选择核能作为替代成为一种选项。德语媒体关注中国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中国都会城市上海的空气指标达到有记录以来最差水平,而东北地区的情况则更为糟糕。《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经济版2月4日发表文章认为,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严重空气污染尤其也要归因于,该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饥饿主要通过对环境有害的煤炭焚烧来解决。2012年中国消耗电力49000亿千瓦时,几乎是德国的十倍。而且仍有上升趋势。”

文章指出,当德国国内对于退出核能展开讨论之时,中国却正以令人窒息的速度。目前已经有20个反应堆并网发电,还有28个在建。而根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的数据,中国还计划新建100个核反应堆。扩张速度举世无双。

“‘资源匮乏、减排压力和强大的游说工作,这些都是造成(核能)高速扩张的原因’,民间智库机构北京安邦咨询公司的贺军表示。‘能源供给是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多年来情况越发严峻’。”


China will Emissionshandel in Wirtschaftsplan aufnehmen

中国依然主要依靠煤炭发电



中国核电站有多安全?

《南德意志报》文章随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鉴于自然灾难的无法预计性,中国的核能发电场究竟有多安全呢?“过去,该领域的高层干部曾涉入贿赂丑闻。‘每个腐败案例都会损害公共安全’,贺军表示。……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数据,中国境内有23条地震带。在20世纪里,中国一共发生过800次超过里氏6级的地震。官方表示,核电站只能建造在没有测量到地震的地点。而且:现有核电设施使用压水反应堆,比福岛所使用的沸水反应堆多一个水循环回路,更加安全。但是怀疑论调依然存在。‘这意味着,这些反应堆可以承受8级地震。但是并没有证据对此加以证明。如果发生9级地震该怎么办?那时的灾难会比日本更为严重,’中科院物理学家何祚庥如此表示。”

全球军事重心东移 中国军费猛增

中国在核能方面投入巨大,而军费开销更是惊人。德国《世界报》(die Welt)网络版周二引述专业杂志《简氏防务周刊》新近发表的“年度国防预算报告”,对中国国防经费增长做出评述。该份报告对世界77个军事强国进行分析后指出,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军费增长,美国和欧洲的国防预算则有所减少。并预计,2014年 全球军费总开支将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上升。

“全球军事重心将出现东移。据估计,非北约国家最晚在2021年就会在国防开支方面超过北约。2015年,中国在购买武器和坦克方面的开销就会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如果把中国和俄罗斯的军费相加,2015年将超过整个欧盟。但分析家们辩论道,西方国家还不必为这一重心转移而忧心忡忡:亚洲要在军事实力上实现超越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根据《简氏年度国防预算评论》的统计,2009年以来。2020年,该地区的军费开销预计将占世界总额的28%,总计达到约4740亿美元。

“(军费)增长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强大以及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军力强势的担忧持续上升。‘中国在军事雄心方面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实际上的还是人们想象中的,都对邻国产生重要影响’,报告称。类似中日围绕太平洋无人岛群(钓鱼岛/尖阁列岛)的冲突,以及伴随其中的军事叫嚣都让邻国感觉受到威胁。”


China Militärparade Militär Armee

中国近年来军力迅速增长



《简氏防务周刊》专家对《世界报》表示,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都增加了国防预算。实行财政紧缩而长期压缩军费的日本在2014年也增加了军费。

“根据《简氏防务周刊》的数据,中国2014年将为武器和国防拨款约1596亿美元,而英国、法国和德国总共才有1490亿美元。如果加上研发费用,现在中国军费占世界总额9%,比日益感觉受到庞大帝国威胁的小邻居台湾多出九倍还多。”


摘编:石涛

责编:苗子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更多相关内容






Luftverschmutzung in Peking China


“毛泽东搞得一塌糊涂” 03.02.2014


中国农历新年伊始,德国媒体继续关注中国的空气质量问题。此外,“汉语拼音之父”、百岁老人周有光对《明镜》谈到汉字改革以及他心目中的毛泽东。







Vogelgrippe Hongkong China 2014


意识形态的“禽流感” 02.02.2014


禽流感蔓延引发香港人对食物政治的忧虑。普通话、教科书和春晚“红歌”都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政治“传染病”。








中国企业在德国大采购 01.02.2014


中国企业2013年收购了120家欧洲企业及股份。德国《世界报》指出,中国投资者特别青睐德国制造业,借由收购项目获取专业技术并拓展市场,以提升其全球竞争能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