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曾遭枪击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印度人权活动家萨蒂亚尔希。诺贝尔和平奖被视为是对人类道德精神的最高奖励,从这点讲,两人实至名归。值此机会,一些人权组织也提醒大家不要忘了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不要忘了他至今被关押在中国北方的一座监狱。
Friday, October 10, 2014
德中关系: 柏林德中政府磋商会议 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
德国/中国: 默克尔:希望以“相互自由表达言论”的方式解决香港“占中”危机
路透社。
诺贝尔和平奖: 人权组织提醒国际社会不要忘记刘晓波
德中政府磋商 深化合作关系
香港占中运动: 占中第13天:“不合作运动”有扩散趋势
德国之声 | 马英九支持香港争普选 批评太阳花
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庆祝双十国庆的谈话中,坚持”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立场,并对目前香港争取普选行动表示支持,但他同时批评台湾太阳花学运及反对党在立法院的抵制,背离民主。
(德国之声中文网)10月10日是台湾双十国庆,马英九总统发表”以民主为傲,以台湾为荣”的国庆演说。对于日前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不久前首度在对台问题上提及”一国两制”,马总统正式响应:”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或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都是依据宪法所订的政策,尤其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更是两岸六年来和平发展的关键,也是我方不变的坚持。”
马总统强调,此时此刻正是中国大陆,走向民主宪政最适当的时机,这取决于领导人面对改革的智慧与度量。针对香港民众最近为争取特首普选的行动,他要再次表达坚定的支持。”邓小平先生在推动改革开放的时候,曾经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名言,今天的香港何以不能比照办理,让一部份人先民主起来,这必将化危机为转机,让大陆与香港双赢。”
在野党批评马总统言行不一
虽然高度赞扬台湾民主发展并支持香港民众行动,但对于台湾3月太阳花学运”非法霸占”政府机关的抗争手段,以及近年来在野党不断抵制议事,马英九却认为是”不民主行为”。马英九说,”如果反对者不参与讨论,又提不出替代法案,实在背离议会民主的精神,也让台湾眼睁睁坐视优势流失。”
马总统的对反对党的呼吁似乎并未得到正面响应。最大在野党民进党表示,马总统不应嘴巴高喊民主,却言行不一,对自己毁宪乱政和无能执政毫无反省,并企图把执政者的经济、宪政责任,推给在野党与学运。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说,”执政者对于台湾,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既无心也无力,来让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更好,也没有让人民有信心。”
太阳花学运领袖也批评,当香港人民展现无畏地精神争取民主时,却听到牺牲台湾民主的马总统呼吁大陆走向民主宪政,只让人感到无比伪善与讽刺。
台湾独立团体动员抗议
在国庆会场远处,有台湾独立团体动员民众举行抗议活动,将写有食品安全问题的水球投掷到维安拒马内,抗议政府国庆节将人民拒于门外。
由于马英九总统日前出席公开活动时遭一名学生丢掷书本,民进党立委质疑今年国庆是史上最高的维安规格,甚至还超越朝鲜。但国安局长李翔宙表示都是按照往年规划,认为维安规格超越北韩的说法,是危言耸听。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一国两制, 制度, 台湾, 和平占中, 民主, 遮打运动, 雨伞运动, 香港, 马英九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中国大陆/台湾: 台湾官员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 指出台湾不是香港不会接受一国两制
中国: 中国最高法院出台信息网络侵权司法解释 进一步规范限制网络和社交平台
德中高层磋商 谈经济 讲人权
中国/政治/贪腐: 中石油纪委王立新传被拘留手下两人亦遭调查
港人上街头 英国为何沉默?
Thursday, October 9, 2014
老枪 | 房地产不是经济问题 互联网电视也不是
除了个别地区确实无力回天外,这一轮房地产刺激政策的目标将是使房价普遍回暖,并保持一定时期与幅度的上升。因为非如此,不足以刺激土地市场回暖,也就无法解决地方财政所必需。
9月30日下午,央行掐着放假的点儿,发布了房地产救市政策。时机拿捏的很讲究,避免了一场可想而知的舆论高度“关怀”。
央行自己是得清静了,但那些想买房又一直在观望的人却被陷入纠结中。房价会涨还是会跌,成了纠结的中心。
这个假期,本枪也曾被多位纠结者问到这个问题:房价会再涨起来吗?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民众,经过这些年房地产的训练,看起来是越来越懂经济学了,什么利率、汇率、降准、定向调控、新常态,等等,一套一套的。只是,尽管从那些三流甚至不入流经济学家与经济评论者那里贩来这么多真真假假经济学名词,仍无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判断:房价会涨还是会跌?
问题出在哪儿?出在房地产问题在中国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不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所有经济学名词,除了装点门面外,基本无用。
这件事要从分税制说起。必须声明的是,以下只做事实逻辑分析,不涉任何价值判断。
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奠定中国这20年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石。有了这20年的政治稳定,才有了相应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本身,又反过来进一步巩固了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中国言,自秦制确立以来,一直是事关国家体制安危的重大政治问题。解决的好的时期,体制稳定、安全;解决的不好的时期,体制不稳,内乱频生。1949年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仍然未变。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仍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列为重大关系之一。并且,其它九大关系中的一些,如“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也事实上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范畴的问题。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正是从物质奠定了一个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稳定的基础。
但同时,这一税制所带来的问题,在90年代末2000年初也日渐明显并趋于激烈,这就是地方财力与事权越来越不匹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不外两个:或中央自己过紧日子,让出一部分财权给地方;或给地方开新的财源。前一个方法,通常不是首选。让自己过紧日子,从人性上讲固然是很难的。更重要的,财权是所有权力的基础,让出部分财权,也就意味着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因此,第二个选择才是真正的首选。这就是房地产。通过房地产开发商业化,使得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分税制下补足地方财政缺口的新财源。所谓土地财政,由此而来。
发展到今天,土地财政(也就是卖地收入)到底占到地方总体收入多大比例,一直没有官方权威数据公开。但从近年来各地报道的情况看,对地大多数地区,占比到50%甚至更高,似乎已不是秘密。这种比例意味着什么?用一句在官场上对此问题的私底共识来说就是:“吃饭靠财政,发展靠卖地”。也就是说,对地方政府言,分税制下的合理公开财政收入,只够基本行政开支所用。想干点事,就得靠卖地收入了。
这就是当前的基本现状。如果房地产出了问题,房卖不出去了,地也就卖不出去了,地方财政就无法为继了,20年来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就会出问题。
从理论上讲,解决这一问题似乎可以有多条路径。最时髦的说法是通过改革创造新的红利,搞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等等。
但是,远水难解近渴是最大的现实。同时,无论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还是技术创新,本身首先不是创造新的价值,而是需要新的更大投入。也就是说,先需要更多的钱!
一个残酷但却被无论朝野都忽略不提的事实是,无论欧洲日本还是美国,进入后工业时代后,经济发展都只能维持一个低增速。手握金融与科技创新两大利器的美国,也只能维持一个3%以下的增速。因此,退一万步讲,即使世界经济能够再容纳一个总人口是美欧日人口2倍以上的中国,进入升级转型科技创新为主体标志的新经济俱乐部,中国也能快速达成这一目标,仍然无法解决失去了卖地财政模式支撑的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物质基础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现实的问题便又回到了前面所说的两个选择上:或中央自己过紧日子,让出一部分财权给地方;或给地方开新的财源。
现在,前一个方法仍不会得到选择,或者,说“更不会”才更准确。因为从本届领导层的志向与动作看,对内实行更坚强有力领导与对外实行更主动有为政策,已成定局。这都需要有更强大的物质支持。而后一个选择,目前看,还找不到可以与卖地稍相媲美的新财源。
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可以清楚明了地谈谈房价了:
除了个别地区确实无力回天外,这一轮房地产刺激政策的目标将是使房价普遍回暖,并保持一定时期与幅度的上升。因为非如此,不足以刺激土地市场回暖,也就无法解决地方财政所必需。
就这么简单。
至于对于是不是将全面降息降准之类的分析,没多大价值。纠结或非要执着于是今后会继续微刺激还是要强刺激,是继续定向调控还是全面调控,是增长7.5%为目标还是7%也行,同样没多大价值。一切将视下一步土地市场回暖的速度与力度而定。一直纠结于此的,不是书虫,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伪专家真糊涂蛋。
所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一切上述技术、战术手段的选与弃,均以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石安全战略目标能否达成为考量,会因时而变而定。口头上如何表述,不重要。
房地产问题,说到此结束。至于标题里的“互联网电视”,是顺便说一句,算是本文结束后送给读者的一个彩蛋。希望有关投资者们能打开这个彩蛋看一看。
广电总局对于“影视盒子“、“影视APP”与“互联网电视”的步步收紧,引来许多批评,尤其是批评其思维落后阻碍行业、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也有投资者与厂商试图用所谓科技进行“突围”。今天,有报道称:“小米盒子、乐视电视前途未卜。不过,客厅市场的庞大还是吸引大批互联网电视厂商前赴后继,更多特色终端肩负‘曲线救国’任务。已有厂商计划推55英寸平板,实现手机视频大屏播放。还有计划绕开盒子,通过路由器或从云端提供互联网视频的落地。”云云。
在商言商。以本枪看,从投资角度言,10年内不要和广电做这样的博弈,会输的很惨的。广电首先不是做产业管理的,是做意识形态管制的。这同样不是个经济问题。
技术是个好东西,技术当然能改变社会,但这有个时间与时机问题。从投资角度言, 现在这么干,不是好时机与好选择,会得不偿失。
© dapig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制度, 房地产, 政治, 社会, 经济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台湾/中国: 台湾“双十”国庆演说 马英九呼吁对岸走向民主
香港占中运动: 港府取消与学生对话 网友指缓兵之计破局
美国/中国: 美国人权报告称 习近平治下的中国依然专制
RFI
星岛日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政治上吸纳网上新型知识分子
星岛环球网消息:人民网副总编辑祝华新日前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论坛上表示,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新理念,将对网上新型知识分子,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祝华新建议给予这些职业网友经济上的出路,甚至与政府对话的机会,让他们回归主流。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祝华新表示,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舆论生态,一方面实现了知情权、表达权的均等化,但另一方面,它让边缘文化也能登堂 入室。他认为,在微博上那些激进的左翼网友、右翼网友,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社会主流生活摒弃了,处于无法与政府对话也无法在传统媒体表达的边缘化状态。
对于这些“意见领袖”的治理,祝华新提出三个建议:一是“经济上给出路”,如果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业,纯粹成为一个“职业网友”,心态可能不会很健全。相反,他们生活得有尊严、有安全感,较容易倾向理性发言。
二是引导网友回归传统媒体,为他们在报纸上写文章、在电视台亮相提供机会。“我们尝试过把一些激进的自由派网友拉到《人民日报》写文章,发现只要他意识到是在给执政党中央机关报写作,全局观、大局观表现得不在党报记者之下。”
三是为网友提供与政府对话的机会,用体制和主流政治生活来吸附边缘,引导他们。
祝华新:知识界外有更大的民意底盘,而且是两个/全文
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知识分子,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这体现了政府对网络管理也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新姿态,承认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借助互联网对政府的公共治理提出批评,提出建议。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提出,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新意见阶层”,这就是主要依托于 互联网产生的阶层。中央统战部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后,出现了“新社会阶层”,即5000万在非公经济企业中投资和做高管的人群。如果说“新社会阶层” 是新兴的民间经济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同盟军;那么在新闻宣传、意识形态、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意见阶层”,就是公共治理、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依 靠力量,至少是“统一战线”可以争取的同盟力量。
论坛博客:思想的梳理,情感的沉淀
早期的网络舆论发源地是论坛/BBS、博客,那时候网络信息载体不像今天的微博、微信这样激情四溅,动辄擦出思想的火花,甚至个人的恩怨。论坛/BBS以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海南的天涯社区为代表;博客作者有两位代表性人物:韩寒和柴静。
央视主持人柴静至今还坚守在博客,微博上的账户都是假的,我认为她的人文气质也不适合微博言论场。柴静去年写过一篇博文,针对微博热议的医患关系、 医闹、弑医事件,从历史角度回顾一百多年前杭州广济医院,对医患关系做出思考。这张照片很震撼,当年在杭州广济医院一个中国的小患者与苏格兰医生双方行 礼,这是我们理想的医患关系。
柴静在博客写道:患者将自己的生命交到你的手中,你就必须全心的给他仁爱,一丝不苟的对他负责,无论他吃进去,吐出来还是拉出来的,你都必须仔细观 察,从头负责到脚。另一方面,病人也对护士报以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尊敬。她讲了我们传统的行医理念:“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今天喧闹的网络舆 论场上,对常常是带血的医患关系热点舆情,柴静做出了非常冷静的人文思考。
再看韩寒,虽然近年来他的声音日趋平淡,2013年初他在微博谈了微博微信“双微”的得失,对今天的微传播文化舆论场的思考给人启迪。他说,微博让 新闻不再封锁,让言论更加自由;但同时也让我们自身虚妄。如果哪天说句什么话或者摘录了一个段子,转发了几万,就会觉得满大街都在传颂你的名句,赶上个什 么事件,人们总是情不自禁的投身其中,而且会以为塔克拉玛干的仙人掌都在讨论此事。如果你沉迷在微博微信中,你收获的全是情绪。如果你想保持客观冷静,甄 别各种信息的真假,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而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外出,更加触动人心。所以他主张微博微信固然不错,但 不要轻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觉得,柴静和韩寒都代表早期网友一种相对的人文态度,不像今天的微传播时代这么浮躁。早期的BBS和博客,是一种思想的梳理,情感的沉淀,它具有 个性化的表达,披露内心的声音。比如博客,相当于一个开了锁的日记本,相当程度上还是自言自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居多。而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更多的是秀生 活,是活给别人看、写给别人看。所以我主张,在微博微信时代不要丢掉博客,用博客为微博疗毒。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微传播是有一定毒性的。
微传播:越是边缘化,越是激进化
这是微传播时代的最新数据。微博客账号12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每天发帖2.3亿条;微信账户6亿,其中境外账户1亿,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 微信没有取代微博,但至少势头压倒微博,它的传播量是非常恐怖的海量信息。而QQ日均发送量60亿条,都超过了微博。手机客户端日均启动20亿次。
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舆论生态,一方面实现了知情权、表达权的均等化,任何一个农民工都可以在微博上指点江山;但另一方面,它让边缘文化也能 登堂入室。在微博上那些激进的左翼网友、右翼网友,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社会主流生活摒弃了,处于无法与政府对话也无法在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表达的边缘化状 态。很多极端的网友越是边缘化,越容易激进化。
另外,能不能这样说,在网上,海量信息价值密度是不均匀的。博客的思想价值密度相对较高,高于BBS,更高于微博客。微博客言论的价值密度最低。微 博和微信朋友圈的网络表达,带有表演化的痕迹。我最近去台湾旅游有这样一个强烈感觉:从大陆报道中感觉台湾政治太乱,但我参观了台北议会后,发现蓝绿两党 议员其实都带有相当程度的表演痕迹,在议会辩论后,在议员办公室可以称兄道弟,还可以一起去喝啤酒。当然,我对台湾的了解很肤浅。我感觉今天网友的表达, 无论左翼右翼,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些表演的痕迹,专业素养欠缺,趋名逐利倾向严重。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包容度,我感觉微博客最低,远远低于BBS和博客。今天互联网上信口开河、好勇斗狠的痕迹比较严重。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 后,网络社群抱团取暖的倾向非常厉害。至少现阶段还并没有实现把左翼右翼激进的声音完全打压下去,中道理性的声音凸显出来。实际上,我感觉今天在微博上, 左的更左,右的更右了。
互联网并不必然导向公民社会
比较两个事件:彭宇案和当年的潘晓来信。有人觉得南京彭宇案导致中华民族倒退了五千年,老人跌倒不敢扶。但这是一个被误读的案件,南京政法委后来披 露,彭宇的确就是撞倒徐老太的那个人,不是因为见义勇为被徐老太一家敲诈,但是更大的问题出在鼓楼区法院的判决书。法院不是根据查明的事实,而是根据人性 恶的推断,认为:“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 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这个被误读的彭宇案,加上法院不当的判决理由,让大家对社会道德失去了信心。
今天互联网上的议论多为事件导向,缺少对公共话题持续、理性、深入的讨论。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今天的网络热点不如当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起的“潘晓 讨论”(人生观讨论)。当年是围绕一个公共议题持续的讨论,各方都动了感情,但同时又是非常克制理性的讨论。无论主张人生价值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不像 今天在微博上把对方贬为“脑残”或者贬为“带路党”。
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舆论场,某种程度上使智力递减,戾气递增,不是一个很理性的讨论问题的课堂。一方面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 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这种讨论不容易凝聚成理性的社会认知。正如《中国青年报》一篇评论分析:很多人在互联网上是听一半,只理解了四分之一,零思考,却做出 了双倍的反应。
互联网一方面扩大了公共空间,但另一方面很可能以微博微信微传播为代表,又壅塞了公共空间。互联网上网友无节制、无规范的网络讨论,并不必然导向公民社会的成长。有些时候还会使一些暴力的气氛蔓延,甚至污染了中国传统文化雍容大度的大国风范。
“意见领袖”与体制的合作性或对抗性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正在做一个网络社群的研究,从几百位活跃网友中,对今天的网络社群意见领袖试图做一个梳理。我们想能不能从这么几个价值观维度做一 些分析。第一,对文革的态度;第二,对市场经济的态度;第三,对宪政和普世价值的态度。这三方面是价值取向的分析,再增加两个维度:第四,是不是参与热点 个案,还只是学理上的批评和表达;第五,有没有网下行动。
这里关键“网络意见领袖”与体制之间的关系,他们与体制的合作性、建设性,或者对抗性。体制的边界在哪?我觉得不是眼前的某个具体的管理政策,能不 能说就是两条边界。第一条边界,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包括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1982年宪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二条边界是去年十八届三中 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据此,分成“浅左”、“深左”、“浅右”、“深右”。我主张慎用“左翼极端派”、“右翼极端派”。如果一定要这么划分,极端 左翼、极端右翼只适合于行动派,就是有网下挑战社会秩序的表达。有一些学者,你可以把他划为“深右”,但我不同意他是“右翼极端派”,因为他是纯书生、纯 学者,没有任何网下的行动。
网上左翼的声音略占上风
在各种网络社群中,有这么几类值得深入研究:
一类是草根民粹。近日播出的电视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研究舆情反馈如果只限于微博采样,结果是非常不乐观的,我注意到对改革开放批评的意见居 多,这与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觉得没有必要再为这个事儿说些什么。在微博上更为活跃的是 左翼网友,特别是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以来,右翼的声音受到削弱,左翼网友的声音超过一半。在微博帖文中,很多下岗工人认为自己在改革中经济利益受损, 贪官和外国资本家受益,因而把“改开”(改革开放)妖魔化了。
所以我主张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且不说“大数据”,还是要基于较为完整的数据,代表社会各阶层的舆情数据。
再如围绕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与周边国家的摩擦,如果我们只从互联网上采样,会发现主张开战的声音居多,但我不相信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民意。中国民众的主流民意还是拥护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前年9月15日、16日、18日三天反日游行中,出现了针对日系车主和日货商店的打砸抢烧行为,参与者主要是通过QQ群、QQ空间来表达和串联。 互联网管理平时比较纠结的可能是微博,微博上偏激的声音较多,实际上微博多知识分子,是坐而论道,没有多少现实的社会威胁。倒恰恰是QQ群里边,农民工、 城镇贫民,尤其是农民工二代和城镇贫民二代,有较强的行动能力和组织性。
像西安用U型车锁重创日系车主的“农民工二代”,河南南阳人,家境极其贫困,在西安做外墙粉刷工,吊在西安外墙上两年,几次从外墙上摔下来,差点摔 成脑震荡。所以他对今天的贫富差距极为不满,曾经趁人不备在项目经理的奥迪车上撒了一泼尿,事后觉得很爽。他在反日游行中的表达,有多少是民族诉求,有多 少是民生诉求,还值得推敲,恐怕更多的是弱势群体对社会分配秩序不满的一种表达。
我觉得,不要低估网络舆论场上左翼的声音可能还略占上风。去年知识界网友比较关心宪政问题,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有关宪政的帖文219万条,议论 纷纷,但这是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民意呢?同样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有关民生问题,老百姓关注的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的帖文是宪政帖文的十倍乃至几十 倍;而中高收入阶层关注的生活品质问题,如养生、保健、美容、会所的帖文也是宪政帖文的十倍乃至上百倍。这说明,在知识界关心的宪政之外,还有两个更庞大 的民意底盘。
草根民粹的社会影响力,据我个人判断,至少显性的部分超过了自由派。对他们能不能做一个概括,他们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失败者,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而不 彻底的市场改革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过大,让他们耿耿于怀,愤愤不平。以下岗工人为主体,抵制市场改革,怀念计划经济,怀念“文革”。他们也激烈地反对官员贪 腐,同时质疑“公知”卖国;有较强的行动欲望,有较高的组织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利益驱动、情绪表达,缺乏理性的思考,缺少系统的政治诉求。更多的是借用 “老路”的计划经济、“文革”时期的语言,很容易被左翼网友蛊惑。
第二大网络社群,是今天的左翼网友。他们对市场经济持否定态度,高举公平的旗帜,对百姓的感召力要远远强于自由派网友。他们主张整顿吏治和肃贪,但 是又有很强的人治情结,怀念“文革”、怀念毛主席,理论底色是“文革”教科书。专业化程度极低,但是政治嗅觉极高,斗争意识强烈,否定“公知”,排斥文化 层面的对外开放,相当程度上是利用了中国百姓对国外情况的信息不对称,所以能够蛊惑公众。另一方面,我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左翼网友实际上也处于社 会边缘状态,他们与政府部门的对话渠道很少,内心极为期待被政府所重视和吸纳。
右翼网友的智商优越感徒增民众反感
再一类就是右翼(不一定含褒贬),对现实社会政治状况的批评与左翼网友略同,但开出的药方不一样。他们对公共权力与公共机构有深深的不信任,信奉个 人自由,呼吁激进政改,但是缺少可操作的途径,建设性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话语策略上,一些网络上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不适应互联网带来的话语权均 等化,对民众有过强的智商优越感和道德洁癖,因此激起了民众、民粹强烈的疑虑甚至反感。
再一个类别是体制内网友。今天行政官员的知识化、专业化程度很高,体制内网友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在政务微博中,很多体制内网友诚恳地与网 友对话,有当年电影《天云山传奇》《泪痕》中“文革”后官员体察民瘼的那份诚挚。他们从十年浩劫中大彻大悟,像《天云山传奇》中罗群妻子最后一封信的呼 吁:“我只希望你不要做一个阻挠历史前进的人。”体制内网友大多具有这样的道德反省和良知。当然他们在体制内外有可能都显得比较另类,也比较尴尬。
消除职业网友,从边缘回归主流
对意见领袖的治理,提几个建议:
1. 经济上给出路,消除“职业网友”。有的活跃网友,一边开餐馆、开网店,一边在网上发表公共事务的看法。我觉得这是“网络意见领袖”非常好的生存之道。如果 他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业,纯粹成为一个职业网友,心态可能不会是很健全的。我觉得网友首先应该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环境中一个生活有尊严、有安全感的人,这 样在网上容易理性发言。我对网友的一个基本观感:越是边缘化,越是激进化。
2. 引导网友从“自媒体”回归职业媒体,为他们在报纸上写文章、在电视台亮相提供机会。这样,即便是比较激进的网友,也会较为理性的发言。我们尝试过把一些激 进的自由派网友拉到《人民日报》写文章,发现只要他意识到是在给执政党中央机关报写作,全局观、大局观表现得不在党报记者之下。
3. 为网友提供与政府对话的机会,用体制和主流政治生活来吸附边缘,引导他们“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拜访民主党派时提出的希望,我想这也适用于今天的“意见领袖”。
如何做强做大主流舆论?
最后,如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本届政府的议程设置非常漂亮,“八项规定”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史上最强势中纪委”反腐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心。网友感慨共和 国要特别感谢“三位优秀员工”,即领头人“习大大”,决心以改革代替刺激的李总理,铁腕反腐的王岐山书记。本届政府提出“中国梦”,对大飞机的宣传,对青 奥会和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宣传,有利于在年轻人中培植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借乌克兰危机设置议程,反对激进“西化”,应该说从宣传策略上是比较成功的。
还有,在薄熙来、王立军“唱红打黑”扰乱中国法治后,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在《人民法院报》写了一篇有历史意义的文章《如何防止冤假错案》,提 出要建立“法律人共同体”,认可律师是“法律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诉辩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诉讼格局。对于“死磕派律师”伸出了橄榄枝。
伴随网络民意的兴盛,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做出积极回应;以@人民日报为代表,党报、国家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前进到新媒体舆论场域,打造“网络国家队”,改变网上的舆论力量构成。我们党已经初步取得了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
《人民日报》两年前写过一篇评论,引用专家的公式:社会稳定=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度。当前互联网让老百姓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如何维持社会稳定有 两个办法:第一,打压政治参与热情,缩小分母;第二,扩大制度化的参与渠道,放大分子。人民日报给出的选项是做大分子,代表了体制内清醒的声音。
第二,为互联网纠偏,有几个方面工作要做:
①继续管好“大V”,对其中造谣传谣的个别人依法打击,但“网络意见领袖”的声音更多的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没有群众的“意见”,何来“意见领袖”?对他们要做好“网上统一战线工作”。
②管好门户网站的“标题党”。商业门户网站不能自采原创新闻,但是可以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并重新做标题,为了吸引眼球,经常断章取义,上纲上线,耸 人听闻。比如,《人民日报》最近有篇评论《裸官治理,应有跟进动作》,肯定了广州的裸官治理措施,要求各地跟进。为了客观公正,评论加了一句铺垫的话: “裸官当然不一定是贪官,甚至完全有可能是一个优秀干部,只是梳理落马贪官,不难发现裸官和贪官之间存在转换关系”,党报要求严惩裸官。这完全是一种体制 内的凛然正气,但是一些门户网站断章取义,标题改为《人民日报:裸官不一定是贪官,有可能是优秀干部》。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标题党”战术,抹黑党报。
③管好媒体微博和媒体微信。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多中规中矩,但是现在开设了媒体微博和媒体微信,发声经常不谨慎,传播了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放大了某些偏激乖张的逻辑。
④管好传统媒体。无论网上存在什么乱象,传统媒体要成为把关人,用新闻专业精神来对冲网上的偏激声音,为网上的信息去伪存真,为网民的情绪扶正抑偏。我觉得,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闸门大一点,中央网信办的网络舆论压力就小一点。
再一点,我主张“意见领袖”要有谦抑的精神。从舆情监测中,我们发现,媒体人和律师这两类“意见领袖”经常成为网上“议程设置”者。一方面他们维护舆论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但另一方面一些人也显得好勇斗狠,有违新闻专业精神,有违法律专业精神。
对今天的公民、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则需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避免被网络偏激情绪牵引,有损健全的公民人格。
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关系长治久安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谈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本届中央政府非常强势,一方面打击贪腐,央企高管降薪,冲破“利益固化 的藩篱”,打击“特殊利益集团”;另一方面也拒绝“邪路”,对激进的知识分子诉求做出严厉的姿态。“中国梦”的民意基础在哪里?我觉得需要做好国民新生代 的工作。今年全国727万大学毕业生,他们是中国梦的主力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北京师范大学说的。总书记今年“五四”还在北京大学说过,这代大学生 将全程参与“两个一百年”,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亲历“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里程碑。所以,如果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中国梦”就任凭 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历史上的社会动乱,相当程度上是大学毕业生或秀才、读书人工作和生活无着,边缘化的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动乱的领头人物,从洪秀全到孙中山,莫不如此。 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大多是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从吊丝到蚁族,一个国家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如果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态,有损年轻人对 社会、体制和国家的向心力。如何给大学生以职业的安全感,社会的温暖感,国家的归属感,关系到我们的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一篇舆情观察 中,进一步提出大学生是“中国梦”的“青年近卫军”。稳住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就夯实了“中国梦”的民意基础,奠定扎实的民众拥戴和社会稳定和谐。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这是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传播研究中心首届论坛的演讲,根据演讲速记整理)
© Yunsha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祝华新, 网络民意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香港占中: 港府拒绝与学联对话 占中对抗可能骤然升级
李克强再访德 创新合作关系是重点
中国: 央企中国黄金一年5名高官被查贪腐成重灾区
要闻解说: 麦燕庭:占中运动可能演变成长期街头运动
香港的占中运动已经进入第12天,据法新社的报道,今天在街上参与占中运动的人数已经明显减少,一些街道也得以疏通。原定于周五举行的学联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是否已经准备就绪?特首梁振英与澳洲公司签巨额合约一事曝光后,对他的仕途会有何种影响。我们还是请本台香港特约记者麦燕庭介绍她了解的相关情况。
香港 社会 政治: 林郑月娥指政府不能偏离人大立场遂取消与学生对话
中国: 习近平对一年多共产党群众路线教育运动成果感到满意
中国: 中国总理李克强步温家宝之后建立与民众直通联系邮箱 但邮件可能无法寄送
中国: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了吗?
德企看中国市场:既离不开 又存有疑虑
博谈网|六页长的信可能导致香港特首梁振英下台
(博谈网记者周洁编译报道)据《石英》杂志10月8日报道,在过去一周半里,面对亲民主示威者要求他辞职,得到北京支持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已站稳了脚跟。但一项新的披露指责梁振英的不良业务往来,这可能危及他的职位。
据(澳洲)媒体Fairfax Media的一项调查报道,梁振英从一家澳大利亚工程公司UGL那里接受了总计400万英镑(合640万美元)的秘密款项。当时UGL在收购破产的房地产公司戴德梁行,而梁振英时任戴德梁行的亚太区主席。虽然UGL和梁振英签署的协议是在梁振英就任香港特首之前,但这些钱是在梁振英宣誓就职香港特首之后——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分两期支付的,并涉及看似梁会继续促进戴德梁行业务的承诺。
该合同是在2011年12月2日签署的,此前不到一周,梁振英证实他参选特首;四个月后,梁被香港的选举委员会选为特首。
不过,梁振英的办公室说这一切都光明正大,UGL支付这笔钱,是因为“梁先生从戴德梁行辞职,并且未来不会提供任何的服务。”
虽然对于梁振英这种高职,签署竞争禁止协议(译者注:据维基百科,该协议内容通常规定劳动契约终止后一段特定期间之内,受雇者不得在相同产业中从事竞争行为,以保障先前雇主的权益)是规范做法,但是合同的其他条款显示了更清楚的黑幕:梁同意给UGL和戴德梁行提供“协助推广”,及他将“不时地作调解人和顾问”,这清楚地表明了梁振英对未来的承诺。而且,值得怀疑的是,2012年7月1日宣誓就职的梁振英从未透露过这些。
在签署该合同时,很少人相信梁振英有机会赢得特首职位。UGL告诉FairFax Media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忽视了在里面加上一个条款:一旦梁当选,该协议即无效。
本次曝光的时机——在港府与亲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对话前数日,这令人好奇。由北京支持的港府在改革选举程序上几乎没有讨价的空间,这可能会巩固抗议者们的决心。梁振英下台,或许是抗议者们的要求中最容易做到的一点。
此时此刻,可能并非只有抗议者对梁振英不满。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北京领导人一再误判香港人的情绪,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梁振英。
目前尚不清楚Fairfax Media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一合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John Garnaut是合写该报道的作者之一。他现已回到了澳大利亚。Garnaut多年来在北京担任外国通讯员,他有很多与中国政府有关系的消息来源。
原文:The six-page letter that could fell Hong Kong’s leader
© Sandra F.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689, 中国共产党, 利益集团, 梁振英, 香港普选, 香港特首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Wednesday, October 8, 2014
要闻解说: 北京欲与香港“离婚”谈何容易
香港占中进入第十二天,香港成了北京一块烫手的山芋。不少人担心北京会动手镇压。有种论调更强化了这种担心:香港已今不如昔,论繁荣已与上海不相伯仲。香港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倚靠北京的政策优待。是故北京已不把一国两制当真,越来越慢待港人的政治诉求。不过,法新社采访的一批在港的专家对此论调不以为然,香港固然越来越不顺从北京,但北京要和美丽的香港“离婚”谈何容易!
香港占中运动: 法国学者:应该说香港学生取得了胜利
香港/占中: 港官员与学生代表将再次就政改进行对话
路透社。
法广 | 陈日君:中国被恶魔式的文化控制
法国大报继续从不同角度关注香港占中运动。天主教十字架报对前香港枢机主教陈日君进行专访,文章指出,今年82岁的陈日君被誉为是香港良心,自从香港爆发占中运动以来,陈日君一直在学生身边,支持学生对民主理念的追求。
对政府开始和学联对话,香港街头局势有所缓解的局面,陈日君表示他为在香港没有发生流血表示欣慰,但担心局势未来的发展,并认为学联内部可能发生分裂的局面,所以他主张现在学生应该让更加有经验的人来掌控局势,因为和政府的谈判需要政治理念和尖锐斗争的经验。他希望除了学联和“占中运动”以外,在与政府的谈判中也应该邀民主派议员,工人,大学教授等人员参加,以便让各族群的意见得到表达。陈日君认为造成目前局势的责任者是香港政府,他说在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问题上,香港政府向北京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港府咨询委员会对港人对民主和选举的意识问题所作的报告错误百出,北京就依据这些信息对香港作出政治改革的决策,令港人失去所有的自由空间。所以港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改革。
对于北京政府是否违背了97年的民主承诺这一问题,陈日君的回答是肯定的,认为北京没有遵守“一国两制”的原民主原则承诺,因为依据这一原则,2007年香港就已经可以获得完全的民主,而港人却必须等到现在才被告知2017年才能自由选取行政长官,但却没有自由推选参选人的权利。北京方面违背承诺,导致香港民主进入艰难的时期。
陈日君认为,民主对香港十分重要,而且不仅只在公民社会领域,对香港的经济体制也是至关重要,他说北京之所以这样做是要将香港的民主连根拔起,让香港最终变成和大陆其他地区一样的城市。陈日君指出,中国现在被恶魔式的文化所控制,没有真理,没有正义,没有诚信,一切以权力和财富为中心,而香港保护的是其他的道德价值。他说香港在教育体制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现在大学生和市民在街头抗议都是安静的,和平的,没有暴力。
当被问到是否担心香港占中运动会和89 六四一样,以血腥暴力收场时,陈日君说,这样的结局曾经是可能的,而现在也不是完全被排除,所以学生们应该特别理智,现在他们觉得自己是英雄,但他们不明白的是,如果警察朝他们发射真子弹,到时“撤退”就太晚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陈日君最后表示,只要北京一声令下,就可以发动一场血腥镇压,这样的局面至今也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另外,解放报从文化艺术角度关注香港占中运动,也被外媒成为“雨伞革命”,在电影版介绍2008年出品的著名导演杜琪峰的影片《文雀》,认为杜导演以其电影人的眼光关注香港社会97年回归以来的变迁,《文雀》讲述的是几个职业扒手的故事,不少場景乃於中上环拍攝,令人眩晕的老街区成为这部影片的背景,摄影机将影片中的人物举着黑色雨伞在入秋后多雨的香港街头的身影带上银幕,让人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文章作者 指出,通过这部影片,杜琪峰可能无意识地成为第一个给让雨伞赋予象征意义的人, 一方面代表英国的殖民遗产中优雅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脆弱的保护工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遮打运动, 陈日君, 雨伞运动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中国: 伊斯兰圣战在日本招兵买马也指向中国新疆
中国: 中国在南海西沙永兴岛建成4千米军用机场跑道
法国报纸摘要: 陈日君:中国被恶魔式的文化控制
法国大报继续从不同角度关注香港占中运动。天主教十字架报对前香港枢机主教陈日君进行专访,文章指出,今年82岁的陈日君被誉为是香港良心,自从香港爆发占中运动以来,陈日君一直在学生身边,支持学生对民主理念的追求。
中国: 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获奖四年纪念日仍身在狱中
中国 日本 政治: 日本首相观看中国舞剧会见对外友协会长李小林
中国 香港 美国 : 美国历史学者撰文指香港学生“雨伞运动”延续五四精神
香港占中运动: 林郑月娥周五与学生展开对话惟学生不满议题空泛
Tuesday, October 7, 2014
香港局势: 香港旺角仍有数百名占中人士留守但局势有所缓和
中国/贪腐: 中国河南洛阳副市长失联两月后在长沙被抓
香港占中/中国媒体: 中国官媒对香港占中评论似乎有变
华人社会: 顾蔚:香港民意大多数同情学生行动
香港占中行动周二10月7日进入第10天,法新社消息 一些中学已经复课,公务员恢复上班。但是在占中抗议人士仍然占据一些街道,香港使交通不便。请听法广对居住在香港的《华尔街日报》编辑顾蔚女士的专访。
香港占中: 苹果日报:国安策划黑社会出手袭击旺角占中阵地
Monday, October 6, 2014
中国: 中国国务院发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
习近平未使中国更自由
习近平未使中国成为更自由国家
要闻解说: 占中第九天:秩序稍恢复 抗议人数未减
香港民主占中运动今天(10月6号)已经进入第九天,香港街头出现了新的局面,据报道,虽然香港和中国政府都没有显示出让步的迹象,但湾仔和中西区的一些中学开始复课,公务员也开始恢复上班,特首办公室外边和旺角的集会现场的气氛也开始逐渐恢复平静。但同时,在占中人员内部也就是否撤离出现分歧,反对撤离的人认为如果撤离会失去与政府谈判的筹码,但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减少被抹黑的藉口。可以说,香港的占中运动进入了关键的一周。
法国报纸摘要: 费加罗报:习近平面临香港的挑战
周一出版的法国各大全国性日报头版主题纷纷聚焦在法国国内事务上。号召反对同性恋婚姻法的Manif pour tous组织周日在巴黎和波尔多举办了游行活动。左翼倾向的解放报指出:反同性恋婚姻法组织再次走上街头,期盼能够在法国政治生活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右翼费加罗报则认为:揭露奥朗德家庭政策的反同性婚姻大游行搅乱了左右两大阵营。其它日报则分别将报道重点放在法国的赤字等问题上。
北京话题: 占中潮警示北京 莫将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的庄严承诺当儿戏
10月4日,《人民日报》发微博批评香港占中浪潮称:“街头运动扰乱秩序、撕裂社会,不是表达而是对抗,不是民主而是破坏。践踏法律只会自毁前程,理性表达才能实现民主。呼吁学子们:爸爸妈妈在等你回家,就像祖国母亲盼望‘东方之珠’平安一样”!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对此,有分析人士点评说,《人民日报》的这条微博,照旧是虚情假意,照旧不讲逻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让人家回家有什么用?急着给人扣上大帽子,用心何在?
中国/美国: 首个与北京建交的卡特总统在北京受辱
路透社
香港/中国/政治: 分析指香港示威反而有利习近平推动改革
路透社
Sunday, October 5, 2014
中国: 香港学联与政府未达成共识 但愿相互尊重
朝鲜: 金正恩神隐一个月后 朝鲜高官表示金正恩健康无恙
中国/香港/占中: 中国官媒将香港占中归咎于西方外国势力
香港公民抗命行动: 占中释放善意自旺角及特首办撤退但警方态度仍强悍
明镜书刊: 习近平打商界,马云能否全身而退?
一位平民出身的英語教師,是如何創辦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並且前進美國的?為什麼說中共太子黨們是阿里巴巴的隱形推手?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最新一期的《匯報》詳盡報導了阿里巴巴這個電子商務巨擘。今天的“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明鏡集團總編輯助理、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柯宇倩小姐給大家介紹《匯報》第17期的內容。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辩论代孕问题 香港公民继续抗命
标注日期为2014年10月5日星期天的《世界报》头版头条和社论以及《巴黎人报》电子版首页头条都围绕法国国内的社会新闻展开。此外,法国舆论继续关注香港正在经历的、回归中国后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
香港公民抗命行动: 「占中」使香港进入半战争状态?
Dr